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四
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
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
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
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
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
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
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
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
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
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
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
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年轻人从热血沸腾到认清现实的心路历程,非常真实动人。
开头作者回忆年轻时心高气傲,觉得整个世界都装不下自己("高视隘八荒"),总想去冒险闯荡,根本听不进"注意安全"的劝告("谁能戒垂堂")。他坐着马车到处闯("南辕与北轨"),走过很多遥远陌生的地方。
但十年后突然发现,这些地方都变成了战场。虽然有很多英雄豪杰,但最后都成了坟场里的白骨("几人归北邙")。想到这里不禁长叹,当年的雄心壮志都消磨殆尽了。
现在的他收敛锋芒回到家中("敛退就衡宇"),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蹙蹙守一方")。最后想开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能平安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从热血青年到佛系中年"的转变,道出了很多人的成长经历
2. "十年后全变战场"的对比特别震撼,暗示理想被现实打败
3. 最后看似消极的"躺平",其实是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年轻时想改变世界,长大后发现不被世界改变就不错了。"这种真实的人生感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