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赠陈制斡

修真慕道,乐清虚、任意陶陶兀兀。富贵荣华都不恋,甘分清贫彻骨。名利俱捐,是非不辨,且把身埋没。真闲真静,谁知如是消息。为言向上机缄,玄珠罔象,火候无时刻。一窍玄关通得透,顿悟非心非佛。情念双忘,有无交入,胎备元神出。眼睛开放,光明周遍无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看破红尘、专注修行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生选择 作者开篇就表明态度:不爱富贵荣华,甘愿过清贫生活。就像现代人放弃高薪工作去追求理想一样,他选择"埋没"在修行中,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清闲宁静。这种超脱物质的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2. 修行境界 中间部分用比喻描写修行过程:像寻找珍珠却不见其形(玄珠罔象),像掌握精准的火候功夫。最关键的是悟透"非心非佛"——既不是靠死板念经,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要突破常规思维。这种修行不是苦熬,而是通过"开窍"获得顿悟。

3. 精神升华 最后达到的境界很震撼:忘记爱恨情仇(情念双忘),超越有无对立,就像新生儿般纯净(胎备元神出)。最终获得的不是成仙,而是"眼睛开放"的觉醒状态,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光明。这种心灵自由的体验,其实人人都可能获得。

全词用酿酒来比喻修行:需要时间(火候)、技巧(玄关)、舍弃杂质(名利),最终酿出精神的美酒。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拥有什么,而在于内心能否获得这种通透自在的状态。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