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精巧的手工艺品(很可能是蜀绣)从创作到被人欣赏的过程,短短两句却充满画面感。
第一句"篇向蜀都呈巧样"说的是:这件绣品在蜀地(今四川一带)展现出它精巧的样式。"巧样"二字既点明了工艺的精美,又暗示了匠人的心灵手巧。
第二句"被人翻入锦纹头"最有趣:当人们欣赏时,忍不住要翻转着看锦缎上的纹样。一个"翻"字活灵活现,让我们仿佛看到人们爱不释手、反复把玩的样子,从侧面烘托出绣品的迷人魅力。
全诗妙在: 1. 用动态描写静态艺术品,让绣品"活"了起来 2. 通过旁观者的反应来表现绣品的精美,比直接夸赞更有说服力 3. "巧样"与"锦纹"前后呼应,形成精巧的结构
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精美的手机会忍不住翻转细看,古人见到好绣品也是这般着迷。这首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共通的欣赏方式。
欧阳景
欧阳景,官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