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五

雨馀云气渺三江,松月徘徊拂夜窗。
坐对县河泻千古,故知难并陇头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中的宁静夜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景:雨后云雾缭绕在江面上,月光透过松枝,影子在夜窗上轻轻晃动。这里用"渺"字形容云雾的朦胧,用"徘徊"形容月影的移动,把静止的夜景写得生动有趣。

后两句抒情:诗人坐在山间,看着县城的河水奔流不息,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宁静美好的时刻,和喧嚣的陇头急流(象征世俗生活)是难以同时拥有的。这里的"泻千古"既写河水的奔流,也暗指时间的流逝。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宁静vs喧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看透世事的豁达心境。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顿悟时刻:有些美好需要放下某些东西才能获得,就像山中静夜与城市繁华难以兼得。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