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

事主惟公直,承恩赴历阳。
舟浮淮水远,路绕楚山长。
馆谒僧侵月,郊迎吏蹋霜。
下车难久滞,飞诏即徵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史馆的李学士,他去和州上任的情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诗人称赞李学士是一个正直的人,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要去历阳上任。这里的“事主惟公直”意思是说,这位学士做事公正,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接着,诗人描绘了李学士上任的路途。他乘坐的船在淮水上行驶,目的地是历阳,路途遥远,而且还要绕过楚山。这里的“舟浮淮水远,路绕楚山长”就是在描述李学士上任的路途。

然后,诗人通过“馆谒僧侵月,郊迎吏蹋霜”这两句,表达了李学士上任后,忙碌到连夜晚和早晨都来不及休息的情况。他去拜访寺庙的僧人,时间都到了月亮快要升起的时候,而在城外迎接他的官员,则是踩着霜走来的。这里用“侵月”和“蹋霜”来形象地描绘了李学士上任的忙碌和辛劳。

最后两句“下车难久滞,飞诏即徵黄”意味着,李学士上任后不能长时间停留,皇帝随时都可能派下新的诏书来征召他。这里的“下车”是指李学士到任,“难久滞”是说不能停留太久,“飞诏”则是指皇帝的紧急诏书,“徵黄”是指召回京城。这表明李学士的地位很高,随时可能被召回京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李学士上任的描写,赞扬了他的正直和勤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诗的精髓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官员勤勉的形象,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忠诚和责任感。

释文兆

释文兆,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一作南越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