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程枢密)的挽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其品德和功绩的赞颂。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品德与声望(前四句) 诗人开篇就说这位程大人是家乡德高望重的人("厚德推吾党"),他的好名声在官员中广为流传("修名霭列绅")。他学问出众("明经魁别幙"),还曾代表国家出使外国("仗节聘殊邻"),说明他既是文化精英,又是外交能臣。
2. 人民的怀念与朝廷的损失(中间两句) "南峤思良牧"说南方百姓怀念这位好官(古代称地方官为"牧"),"西枢失重臣"则写朝廷失去了重要的枢密院大臣。一南一北,既体现他治理地方的功绩,也说明他在中央的重要地位。
3. 永垂不朽的哀荣(最后两句) 诗人用"龙原高家"形容程氏家族墓地气象不凡,说这位大人会像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一样,永远安眠于此,流芳千古。这里用"卧麒麟"既赞美逝者的高贵,也暗含对其未能施展全部才华的惋惜。
全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通过"百姓怀念-朝廷痛失-千古留名"的递进结构,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官员真正的价值——既服务了国家人民,也赢得了身后美名。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死亡写得庄严而不哀伤,反而充满永恒感。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