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 其一 本意二首

照水月娟娟。小姑妆镜初悬。
碧桃花发翠帘前。残香犹袅斜烟。
露湿旌竿铃带重。隔云神女相送。
绣袂天风吹动。淩波归去如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的河边夜景,语言柔美,意境梦幻。

上片写景:月光洒在河面,波光粼粼像小姑(少女)刚挂起的镜子。碧桃花在翠绿帘前盛开,焚香的余烟袅袅上升——这些细腻的描写构建出静谧柔美的月夜画面。"残香犹袅"的"犹"字用得巧妙,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淡淡香气,看到轻烟盘旋的样子。

下片转入神话场景:露水打湿了庙前的旗杆和铃铛,云雾中隐约有神女相送。最精彩的是结尾两句:天风吹动神女的绣花衣袖,她踏着波浪离去,身影渐渐模糊,如同梦境消散。这里用"淩波"(踏水)和"如梦"两个意象,把神女离去时飘渺虚幻的美感写活了。

全词从人间美景写到神话邂逅,再以梦境般的离别收尾,像一部微缩的奇幻电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转瞬即逝的惆怅感——美好的事物(月光、花香、神女)都像梦一样难以留住,让人在惊艳之余又感到淡淡的惋惜。这种"美而短暂"的意境,正是古典诗词最擅长的情感表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