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图二十一首·籭

茅檐閒杵臼,竹屋细籭簸。
照人珠琲光,奋臂风雨过。
计功初不浅,饱食良自贺。
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劳作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质朴美与劳动者的自豪感。

前四句用"茅檐""竹屋"等简单意象勾勒出农家环境:屋檐下随意摆放着捣米的石臼,竹屋里有人正仔细筛簸谷物。阳光下谷粒像珍珠般闪耀,人们快速挥动手臂劳作,动作利落得像风雨掠过。这里通过"珠琲光"的比喻和"风雨过"的夸张,把枯燥的农活写得充满美感与活力。

后四句转向思想升华:农民们盘算着收成觉得付出很值得,吃饱饭后由衷地感到满足。而对比住在华美房屋里的富家子弟,此刻正酒足饭饱躺着睡觉。通过"西邻华屋儿"的对比,突出劳动者虽然生活简朴,但通过自己双手创造生活的踏实感和成就感,远比不劳而获的享乐更有意义。

全诗语言如白话般通俗,却通过生动的劳动场景和巧妙对比,传递出深刻的生活哲理:真正的幸福来自脚踏实地的劳动,而非物质享受。这种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