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诗

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
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那能抵泪多。
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妻子给远方丈夫寄衣服时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却情感浓烈,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

开篇用牛郎织女比喻夫妻分离,但庆幸每年还能像七夕相会一样寄一次衣服。妻子年复一年亲手织布做衣,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她的牵挂。这里"丝丝是妾手中梭"特别动人,把布料经纬线比作情感的纽带。

中间四句更让人心酸:剪刀声仿佛在剪碎她的心,针脚密密麻麻却缝不住眼泪。她只能按丈夫以前的尺寸裁剪,却不知他这些年是胖了还是瘦了——这个细节最戳人心,既显体贴又透出无奈,分离太久连对方模样都模糊了。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妻子边做衣服边自言自语。通过缝衣这个日常动作,把思念、担忧、无力感都缝进衣裳里。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生活化的深情,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真正的爱情不在惊天动地,而在"记得你所有尺码"的细水长流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