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瞻彼南山下,沟塍蔚相续。
泉流既清美,土壤膏且沃。
岩壑云气多,时雨常沾足。
苦乏知人术,所寄非良淑。
树艺本未工,营私一何速。
铫耨⑴不及时,终然废穜稑。
尝恐岁云暮,蟋蟀鸣我屋。
良苗不可见,何以望嘉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风光的画面,但背后暗含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开头描绘了南山下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泉水、充足的雨水,展现了一幅理想的农耕图景。但随后笔锋一转,道出了现实的无奈:虽然土地肥沃,却因为缺乏识人之明,把田地托付给了不靠谱的人。这些人种地技术差,还急着谋私利,农具也不及时准备,最终导致庄稼荒废。

最后四句尤为动人:诗人担心年景不好,听到蟋蟀在屋里叫(暗示秋天将至),却看不到茁壮的禾苗,怎么指望有好收成呢?这里用蟋蟀的鸣叫暗示时光流逝,用"良苗不可见"表达对荒废农事的痛心。

全诗表面写农耕,实则借农事喻人事。肥沃的土地比喻良好的环境条件,不称职的农夫比喻无能的官员,荒废的庄稼比喻被耽误的政事。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用人不当、管理不善导致资源浪费的深切忧虑。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