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十一月十三日恭遇圣祖仁皇帝忌辰缅怀顾复深恩瞻对无由不胜凄怆敬赋六韵以抒罔极之思

寝门不再省晨安,睽隔伤怀阅暑寒。
思慕情殷劳梦寐,几筵频展痛汍澜。
岁时每怆推迁易,恩德难忘覆载宽。
付托独深羞浅薄,命提莫望益悲酸。
天心此日犹能复,圣范无时更奉欢。
瞻对御容风木惨,何禁哀涕欲摧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为纪念先皇(圣祖仁皇帝)忌日而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

开篇"寝门不再省晨安"用日常细节切入——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每天早晨去请安了。这个生活场景的消失,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亲人离世后那种空落落的感觉。"睽隔伤怀阅暑寒"说时间流逝(经历寒暑),但伤痛丝毫未减。

中间四句用强烈的对比表达矛盾心情:梦里常常见到父亲("思慕情殷劳梦寐"),但现实中只能对着灵位流泪("几筵频展痛汍澜");时间不断向前走("岁时每怆推迁易"),但父亲的恩情像天地一样永远笼罩着自己("恩德难忘覆载宽")。

"付托独深羞浅薄"这句特别有意思:父亲当年把重任托付给我,但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种愧疚感让悲伤更深一层。"命提莫望益悲酸"说命运无法改变,越想越心酸。

最后四句情绪达到高潮:多希望时光能倒流("天心此日犹能复"),但现实是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圣范无时更奉欢")。看着父亲的画像("瞻对御容"),就像秋风吹落叶般凄凉("风木惨"),最终控制不住痛哭流涕("哀涕欲摧肝")。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用非常具体的细节(请安、做梦、看画像)来表达普通人都会经历的丧亲之痛。虽然作者是皇帝,但失去父亲的感受和普通人一模一样。诗中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以及时间流逝却冲不淡思念的体验,能让任何失去过亲人的人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