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冬夜画卷,核心是赞美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清雅品格。
前两句写环境:黄华山的冬夜空气清冽,明月当空,风停树静,忽然传来一阵笙箫声。这里用"夜气清""月明风定"营造出空灵纯净的氛围,而"闻吹笙"的乐声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仿佛天地在演奏自然的乐章。
后两句聚焦主题:月光下,梅花在松竹掩映间绽放,雪中花香与墨色竹影交织。诗人用"雪香"形容梅花的冷香,用"墨光"比喻月光下松竹的剪影,既写出视觉上黑白水墨画般的清雅,又通过嗅觉(香)、触觉(雪)让画面立体起来。"零乱"二字看似写景,实则暗含对自然随性之美的欣赏。
全诗妙在将三种植物拟人化——松的苍劲、竹的挺拔、梅的傲骨,通过月夜雪景自然融合,传递出"在严寒中保持风骨"的精神。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风吹笙响、雪映花影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冬日里这份独特的生机与高洁。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