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广陵芍药
疏雨催妍,稚寒凝态,天涯相见魂销。问春归几日,未尽减春韶。
算亭北、新妆老去,不多风露,暗展轻绡。送杯中婪尾,香心欲话无聊。
鸦黄初试,记当年、曾识烟苗。奈月幌低笼,云阶斜倚,梦到迢迢。
除却谢郎俊句,无人与、浅晕深描。想难禁携赠,离情都在红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扬州慢 广陵芍药》以芍药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将尽时的淡淡哀愁和人生感慨。
上阕开篇用"疏雨催妍"描写细雨滋润下芍药盛开的娇艳姿态,"稚寒凝态"则写出早春微寒中花朵含羞带怯的模样。随后笔锋一转,通过"问春归几日"带出春光易逝的惆怅,即使春天未尽,但花朵已经开始凋零。这里用"新妆老去"比喻花朵由盛转衰的过程,生动形象。
下阕转入回忆和联想。"鸦黄初试"可能是回忆当年初见芍药的情景,但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作者感叹除了谢朓(谢郎)这样的诗人,再无人能精准描绘芍药的美。最后以"离情都在红桥"作结,将离愁别绪与扬州著名的红桥景色融为一体,余韵悠长。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表面写花,实则写人。通过芍药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暗喻人生美好时光的短暂易逝。那些"暗展轻绡"的花朵、"香心欲话"的拟人化描写,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而结尾处"离情都在红桥"的感慨,又将个人情感与扬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特有景致相结合,赋予离愁更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