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复杂情感,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首联"惟怜踪迹负平生,愧予秋空万里清"是说:我遗憾自己漂泊半生却一事无成,面对秋日澄澈的万里晴空,更觉惭愧。这里用秋空的明净反衬内心的怅惘。
颔联"体道信能忘聚散,论交曾复俟将迎"意思是:虽然明白人生聚散无常的道理,但真要与人分别时,还是忍不住期待再次相见。写出了理性认知与感性情感的矛盾。
颈联"愁多人物输前辈,恨有天公也世情"最耐人寻味:我的忧愁比前辈们还多,可恨的是连老天爷也像世人一样势利眼。这里用"天公世情"的拟人手法,强烈表达了对现实不公的愤懑。
尾联"阳羡买田虽旧约,虞歌喜起欲谁赓"道出:虽然早有归隐田园的约定,但如今想要欢歌时,却找不到知音同乐。透露出理想难觅的孤独感。
全诗以"离别"为引子,实则抒发了对人生际遇、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诗人将哲理思考与真情实感巧妙融合,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保留着对美好的向往,这种矛盾心理让诗歌格外动人。特别是"恨有天公也世情"一句,把抽象的怨愤写得鲜活有力,堪称全诗的点睛之笔。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