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愁

经雨斜阳,压云西岭,冉冉欲堕还浮。渐谯楼三点,唤起千愁。

与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难留。纱窗上,微风撼醒,揩拭双眸。

悠悠。殢人住也,千百处攒心,几处堪休。似粘天衰草,贩浪残舟。

悔杀太平风景,等閒过、抛掷东流。寻思遍,何年向人,觅换眉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愁绪满腹的人,在黄昏雨后的所见所感,把无形的"愁"写得像能摸得着一样生动。

上半段像一组电影镜头:雨后的夕阳斜挂着,西边山岭压着乌云,云朵要掉下来又飘上去。这时城楼敲响三更鼓,一下子把人从发呆中惊醒。他想借酒消愁,结果醉倒后反而更难受,被风吹醒时还得揉揉发酸的眼睛。这里用"平分此夜"把夜晚拟人化,好像愁人和夜晚在对半分享痛苦。

下半段直接倾诉愁苦:这愁像粘在身上的口香糖甩不掉,心里像有千百根刺扎着。作者用两个绝妙比喻——"粘天衰草"形容愁绪纠缠不清,"贩浪残舟"比喻自己像破船随波逐流。最后悔恨白白浪费了太平岁月,现在愁得眉头紧锁,恨不得找人买副新眉头换上。这种"买眉头"的奇想,把愁写得既沉重又鲜活。

全词妙在把抽象情绪具象化:愁能"平分",会"攒心",能"粘"人,甚至想花钱换掉。通过夕阳、鼓声、醉态这些日常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种甩不脱的忧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