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故人寄太谷饼感作

客星照河汾,楚乡风物长萦梦。
倦翮还江汉,晋天北望寒云重。
岂知迢递一合酥,开缄破愁成妙用。
越堑横山无胫至,岁晏殷勤故人送。
此物团栾何所似,三五玉蟾出海涘。
孰将妙手糁胡麻,净天点缀如云翳。
昔宿太行西,问尔何足贵?
六载飘零讵入肠,一朝扪腹成滋味。
榆次老城隔履尘,晋祠流水泛碧鳞。
旧迹关情意不浅,物微万里动羁魂。
灯前啖饼圆复缺,交亲世路等閒别。
天涯阅尽离合愁,尔来独有窗前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收到山西老友寄来的太谷饼后,触景生情引发的乡愁和人生感慨。全诗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游子思乡的深情,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睹物思乡(前八句) 开头用"客星""倦翮"比喻自己漂泊在外的状态,突然收到跨越千山万水寄来的家乡特产,像拆开一份"解愁药"。这里把普通的寄包裹写得特别生动——不是简单的邮寄,而是穿越山河来抚慰游子的神奇礼物。

2. 美食记忆(中间八句) 具体描写太谷饼的样子:像海上升起的圆月,撒着芝麻像云朵点缀天空。这时笔锋一转,说自己以前在山西时并不觉得这饼多特别,但漂泊六年后,突然吃出了家乡的滋味。这种反差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离家久了,连普通的家乡小吃都变得珍贵。

3. 乡愁蔓延(后八句) 吃着饼想起山西的风景:榆次老城的石板路、晋祠的碧绿池水。最后升华到人生感悟:灯下吃着饼看它从圆到缺,就像人生聚散无常,只有窗前的月亮始终相伴。把吃饼这件小事,写出了"举头望明月"的意境。

全诗妙在: - 用具体食物承载抽象乡愁,太谷饼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闸门 - 情感层层递进:从惊喜收包裹→品尝美味→触发回忆→感悟人生 - 善用对比:过去不珍惜vs现在最怀念,食物圆缺vs人生聚散 - 结尾余味悠长,用"窗前月"把个人乡愁升华成人类共通的思念

这种写法特别容易引起共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太谷饼",可能是妈妈包的饺子,家乡的某种小吃,它们都链接着我们最柔软的记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