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食禾代田家

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马上陇头?
碧眼虬须使我愁,向前长跪泪双流。
租吏坐我堂,声高气正扬。
县官早纳粟,不待禾登场。
愿约马客至舍下,今朝为吏办酒浆。
马客来,租吏去。
早知马客能逐吏,马食禾尽不须虑(恐马客去而吏又至矣,奈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普通农民被官府逼租的悲惨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底层百姓的无奈与智慧。

开头描绘庄稼长势喜人("禾黍正油油"),却被突如其来的骑马者破坏。这个"碧眼虬须"的外貌描写暗示来者可能是胡商或异域马贩,农民见了就发愁,立刻跪地流泪——说明这类人平时就横行乡里。

中间部分直接展现逼租场景:收租官吏坐在农民家里大声呵斥,要求提前交粮("不待禾登场")。农民急中生智,邀请马客喝酒,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暂时赶走了官吏。这里"办酒浆"的细节既显农民卑微,又透着小聪明。

结尾最耐人寻味:农民发现马客能吓跑官吏,甚至觉得"马吃光庄稼也无所谓"。但括号里的补充才是全诗点睛之笔——怕的是马客走后官吏再来。这种循环式的压迫,就像永远逃不出的噩梦。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马吃庄稼"这个具体事件,折射出百姓夹在官府和豪强之间的生存困境
2. 农民从害怕马客到利用马客的心理转变,展现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
3. 结尾的担忧点破封建社会中,百姓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就像现代人遇到黑社会收保护费,临时找个更凶的人撑腰,但心里知道麻烦永远不会结束。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