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被酒用《衍波词》韵
壮发摇千缕。尽猖狂、当筵射石,弓开没羽。掷下鸣髇倾玉斗,且共秋娘手语。
翻一曲、吴歈白苧。不恨虎头迟食肉,恨蛾眉、埋没风尘去。
谁解赏,柘枝舞。
新词不入霓裳部。竟何妨、莎汀草濑,付之蛙鼓。昨夜春潮来拍岸,好理钓筒鱼扈。
便长与、烟波作主。尽减才情增放诞,料痴奴、此愿天应许。
边幅子,口犹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贺新郎 被酒用《衍波词》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会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下面用通俗的语言来解析这首词:
1. 开头几句: - “壮发摇千缕。尽猖狂、当筵射石,弓开没羽。” 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头发浓密、笔直,大家在宴会上狂欢,就像张弓射石一样,表现得非常狂放不羁。 - “掷下鸣髇倾玉斗,且共秋娘手语。翻一曲、吴歈白苧。” 这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物品,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大家把鸣髇(一种古代乐器)丢下,与秋娘(古代美女)一同跳舞,并演奏了一曲吴歿(吴地的乐曲)和白苧(一种曲调),充满了欢声笑语。
2. 接下来的几句: - “不恨虎头迟食肉,恨蛾眉埋没风尘去。”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虎头”(指谢安,东晋名臣)和“蛾眉”(指美女)的典故,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作者并不遗憾谢安的迟缓,反而对一些美丽女子被埋没的命运感到惋惜。 - “谁解赏,柘枝舞。” 则通过“柘枝舞”(一种舞蹈)表达了对美丽舞姿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欣赏。
3. 中间部分: - “新词不入霓裳部。竟何妨、莎汀草濑,付之蛙鼓。” 这里用了一些具体的意象,如“新词”、“霓裳部”(唐代唐代宫廷乐部名),以及“莎汀草濑”、“蛙鼓”(青蛙的鸣叫)来描绘一个自然和谐的田园景象。即使新词不被宫廷所接纳,这些自然的声音依然可以作为生活的背景音乐。 - “昨夜春潮来拍岸,好理钓筒鱼扈。” 通过描绘春潮拍打着岸边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并且暗示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去享受自然的生活愿望。 - “便长与、烟波作主。尽减才情增放诞。” 这里表达了作者想要与烟波(指江海)为伴,过一种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愿意减少才情,变得更加放诞不羁。
4. 结尾: - “料痴奴、此愿天应许。边幅子,口犹乳。” 最后两句通过“痴奴”(指天真的孩子)和“边幅子”(指未长大的孩子)来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宴会、自然景象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和美好事物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