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书舍诗

天开象纬日与星,地灵川岳万汇形。
羲书奎画河图呈,万世照耀传六经。
贤传羽翼众喙鸣,博通贯一量重轻。
譬犹作室矩度程,群材咸萃无奇嬴。
曲可使直陂可平,指顾左右集大成。
吴山屹立太古清,书舍临高疏牖棂。
紫云红雾栖前楹,万家玉树森在庭。
牙签历历黄金縢,万轴架插明星荧。
斗牛午夜红光倾,天官早岁尝躬耕。
养志馀力篝火灯,布帷黝黑积晕成。
秋囊或贮山下萤,有草如带似尧蓂。
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
桥门璧水扬华英,铁冠珥笔朝承明。
绣衣持斧白玉京,从龙天飞掌铨衡。
春官侍从鸳鸯停,乃知读书助修能。
万事转圜无滞凝,他年有待悬车荣。
锦袍山下濯冠缨,买舟相送试一登。
吴中俊彦来相迎,欢呼共睹贤公卿。
乡人子弟传颂声,重作吴山书舍铭。

现代解析

这首《吴山书舍诗》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书舍,同时赞美了读书对人的塑造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书舍的环境
诗人把吴山书舍比作一个神圣的地方,像天地间的日月星辰一样永恒。书舍建在高处,窗户敞亮,周围有紫云红雾缭绕,庭前玉树成林,显得既清幽又充满灵气。书架上摆满珍贵的书籍("牙签历历黄金縢"指书签像金丝一样精致),夜晚书卷的光芒甚至能照亮星空,说明这里藏书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2. 读书的意义
诗人用盖房子比喻读书:就像建房需要规矩和材料,读书能让人明事理、辨轻重("博通贯一量重轻")。读书还能改变人的气质,就像把弯曲的木头变直、把斜坡铲平一样,让人变得更完善。通过勤奋学习("篝火灯"指挑灯夜读),普通人也能像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实现理想。

3. 读书人的成就
诗中描绘了一个读书人通过努力,从躬耕田野到进入朝堂的过程:戴着铁冠执笔为官("铁冠珥笔"),穿着绣衣持斧为皇帝办事(象征权力),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贤臣。这说明读书不仅能提升修养,还能帮助人成就事业。

4. 对家乡的影响
最后诗人想象未来:当这位读书人功成名就回乡时,吴中的才俊们都会来迎接,乡亲们会传颂他的事迹,并重新为书舍题写铭文。这说明读书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还能为家乡争光。

全诗的核心思想是:读书就像点亮明灯,能照亮人生道路,让人从平凡走向卓越。吴山书舍不仅是存放书籍的地方,更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圣地。诗人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让读者感受到读书的崇高价值和永恒魅力。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