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青城山

万仞飞泉挂石龙,青城如雾洗芙蓉。
自非仙令鸣琴出,谁瞰秋窗玉女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青城山的壮丽景色,充满仙气和灵动感。

前两句"万仞飞泉挂石龙,青城如雾洗芙蓉"用夸张的手法写景:万丈高的瀑布像一条石雕的巨龙悬挂在山间,整个青城山笼罩在薄雾中,仿佛在清洗芙蓉花。这里用"石龙"形容瀑布的雄伟气势,"洗芙蓉"则把山色写得清新脱俗。

后两句"自非仙令鸣琴出,谁瞰秋窗玉女峰"转入想象:要不是仙人弹琴的声音引我出来,谁会从秋窗看到美丽的玉女峰呢?这里把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结合起来,"仙令鸣琴"给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秋窗玉女峰"的搭配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全诗通过夸张的比喻、清新的意象和神话色彩,把青城山写得既气势磅礴又仙气飘飘。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