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乙丑秋日书怀
今古事。
思量大抵如此。
中原烽火未曾收,鼓鼙又起。
汉家版籍旧丹青,才余残剩山水。
谁会我、凝望里。
空弹几许清泪。
冷风扑面入危楼,夕阳万里。
醉中起舞发悲歌,吴钩光照衣袂。
凭高漫把断槛倚。
仗元龙、湖海豪气。
恨不熊貔千骑。
尽杀胡奴死。
一快平生心头意。
思量大抵如此。
中原烽火未曾收,鼓鼙又起。
汉家版籍旧丹青,才余残剩山水。
谁会我、凝望里。
空弹几许清泪。
冷风扑面入危楼,夕阳万里。
醉中起舞发悲歌,吴钩光照衣袂。
凭高漫把断槛倚。
仗元龙、湖海豪气。
恨不熊貔千骑。
尽杀胡奴死。
一快平生心头意。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于南宋战乱年代,作者通过秋日登高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上片开头就点出历史兴亡的感慨:古往今来的事,想来都差不多。接着描写现实:中原战火未停,边境又起战事。大好河山如今只剩残山剩水,就像褪色的画卷。这里用"丹青"比喻国土,形象写出山河破碎之痛。
下片转入个人抒情。词人孤独地站在高楼,迎着冷风眺望万里夕阳,无人理解他的忧国之情,只能空流清泪。他借酒消愁,醉中舞剑悲歌,宝剑寒光映着衣袖,展现出壮士的豪情与悲怆。最后直抒胸臆:恨不得率领千军万马,杀尽入侵者,一泄心头之恨。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憋屈的英雄气":明明有杀敌报国的热血,却只能对着夕阳舞剑;想当将军上阵杀敌,现实中却只能拍栏杆发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通过"醉舞悲歌""吴钩照衣"等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杀尽胡奴"的呐喊虽然偏激,但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愤怒,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爱国者的切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