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译文及注释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dì),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甘露:古人认为国君德至大,和气盛,则甘露降。瑶池:。这里指宫廷。迟迟:久远。莲台:佛语,莲华之台座。 大士:菩萨之通称。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zī)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孜孜:殷勤恭谨貌。杨枝:佛徒净齿之具。 桂枝:唐以来传说月中有桂,登科为月中折桂枝。

注释

甘露:古人认为国君德至大,和气盛,则甘露降。 瑶池:古代传说中西王母所居宫阙中的地方。这里似指宫廷。
迟迟:久远。
莲台:佛语,莲华之台座。 大士:菩萨之通称。
孜孜:殷勤恭谨貌。
杨枝:佛徒净齿之具。 桂枝:唐以来传说月中有桂,登科为月中折桂枝。本词语意双关:因佛门助他与故人畹君相会,故谢杨枝;又庆幸中举,故谢桂枝。

评解

此词写于乾隆五十三年秋、高鹗中顺天乡举时与恋人畹君久别相会的情景。作者科举得意之时,又与所恋之人久别重逢,天从人愿。字里行间透露出由衷的欣喜之情。全词写得情真意挚,缱绻缠绵,雅丽和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秋天科举考试后重逢故人的喜悦之情,用充满浪漫色彩的比喻传递出真挚的友情。

上阕用"瑶池仙露"比喻重逢的喜悦,就像甘露洗净尘埃让莲花焕发新颜。这里"花并蒂"既指现实中花朵绽放,也暗喻与故人终于相聚。"莲台大士慈"借用观音菩萨的慈悲,表达对这份情谊的感恩。

下阕把明月拟人化,说月亮也理解自己的思念之情。"姮娥"就是嫦娥,这里代指月亮。最动人的是结尾处:两人携手在花前虔诚行礼,既感谢考官(杨枝代指主考官),也感谢命运的眷顾(桂枝象征科举及第)。"孜孜"二字生动描绘出他们认真致谢的模样。

全词妙在将科举喜事、故人重逢、自然景物完美融合,通过莲花、明月等清新意象,把人生两大乐事——金榜题名和他乡遇故知写得既风雅又深情。特别是最后携手拜谢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两个书生欣喜感恩的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