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河边场景,用自然景物巧妙地烘托出人物情感。
前两句"裙腰芳草抱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 - 把河堤比作裙腰,芳草环绕长堤就像腰带环绕裙腰,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女性柔美的感觉 - "南浦"是古诗中常用的送别地点,"年年怨别离"点出这是经常上演离别场景的地方
后两句"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 河水泛着波纹向前流去,两岸青山仿佛也因离愁而收敛了翠色 - 提到"桃叶渡"这个典故(东晋王献之在此送别爱妾桃叶),暗示眼前的离别场景和古时一样动人
全诗妙在: 1. 用拟人手法让山水都有了情感(山会"敛翠",水会"送波") 2. 通过"年年""一如"等词,把古今离别之情串联起来 3. 画面感极强,读着诗仿佛能看到绿草长堤、青山碧水的送别场景 4. 用典自然,即使不知道桃叶渡的故事,也能感受到其中缠绵的离别愁绪
诗人通过描写永恒不变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世聚散的无常,让普通的送别场景有了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