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助甫参伯近有西秦之命喜而赋诗寄之
海岱烟云开,仰见日月朗。颇有高世心,悠然发远想。
明珠成霓玉成虹,不见萧敷与艾丛。乍闻初拜凉州牧,乃是河南张长公。
向来不与人间事,消息传来喜不寐。屹然独立有长城,何必秦关重百二。
丈夫高抱乐长征,瀚海天山渺去旌。祁连大漠风雷色,疏勒飞泉金石声。
坐镇清风生朔野,三军尽爱宽裘者。自是中朝山巨源,一麾出守看平蕃。
檄书不借陈琳草,游侠毋烦剧孟言。独据羌床围细柳,朅来殊胜东山不。
黄石相逢知我心,苍生有待何能负。昔时邂逅娄水边,琅琊甲第青云连。
读君新诗如入峡,绝壁腾波天倒悬。我马玄黄饥且馑,何期一见称神骏。
价觅千金市与人,主非伯乐谁能信。由是蹉跎一十春,萧萧双鬓半如银。
君今新得酒泉郡,应念东吴旧酒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给朋友张助甫的贺诗,表达了对朋友升任凉州牧(西秦地区长官)的喜悦和赞美。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何必秦关重百二") 诗人用开阔的景色(海岱烟云、日月明朗)比喻朋友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提到朋友像明珠美玉一样出众,突然听说他被任命为凉州长官,感到非常惊喜。这里用"屹然独立有长城"形容朋友的能力——他本身就是坚固的防线,不需要依赖险要的秦关。
第二部分("丈夫高抱乐长征"到"一麾出守看平蕃") 描写朋友即将赴任的西北边疆景象:瀚海天山、祁连大漠、疏勒飞泉,这些壮阔景色暗示朋友将建立功业。说他治理地方像清风一样带来和平,军队爱戴他,把他比作古代名臣山涛(山巨源),相信他能平定边疆。
第三部分("檄书不借陈琳草"到"苍生有待何能负") 赞美朋友的才能:不需要别人代写文书(陈琳是著名文书家),也不需要游侠帮忙(剧孟是汉代侠客)。用"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军营)比喻他治军严明,说他的才能胜过隐居东山的谢安。最后用"黄石公"(传授张良兵法的仙人)的典故,表示朋友深知自己心意,不会辜负百姓期待。
第四部分("昔时邂逅娄水边"到最后) 回忆十多年前在娄水边初次相遇的情景:当时朋友家宅气派(琅琊指豪门),诗作气势磅礴如三峡激流。诗人自比疲惫的瘦马,却被朋友慧眼识才(伯乐相马典故)。感慨十年来自己蹉跎岁月、双鬓斑白,如今朋友去了盛产美酒的酒泉郡,希望他记得自己这个"东吴旧酒人"(爱喝酒的故人)。
全诗精髓: 1. 真挚的友情:通过回忆相遇、自比瘦马等细节,展现深厚情谊 2. 豪迈的边塞气概:用大漠、天山等雄浑意象烘托朋友的英雄形象 3. 巧用典故:把朋友比作山涛、周亚夫等历史名臣,既显文采又强化赞美 4. 个人感慨:在祝贺中融入自己怀才不遇的淡淡哀愁,更显真实动人
诗中西北风光的壮美与朋友建功立业的豪情相互映衬,最后落笔在"记得一起喝酒"的温馨嘱托上,刚柔并济,既有盛唐边塞诗的雄浑,又带着明代文人特有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