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方叔诗

爰有良木,结基崇岸。
孤根挺茂,艳此丰干。
晞曜朝阳,接润辰汉。
如彼芳松,繁华冬粲。(一章)
厥艳伊何,重英累茂。
厥粲伊何,既苗而秀。
绰矣杜生,应期特授。
人以位瞻,而能义富。(二章)
浩浩万区,悠悠俗网。
变化无际,谁鉴其象。
慎微将来,积著在往。
惟子居之,久而不爽。(三章)
名以实显,形端景立。
弘之匪他,唯我所执。
文莫如人,瞻望弗及。
若在闻一,其殆知十。(四章)
肇允发纵,履霜之始。
乃自童矇,芳葩桑梓。
鸣鹤在阴,縻爵君子。
羽仪上京,弱冠来仕。(五章)
在动能跃,处静思默。
既宣厥文,亦茂其德。
韫玉蓬林,亢衡上国。
洪音振朗,晖曜四塞。(六章)
达节无累,贵彼修身。
不求善己,而务得人。
进替惟意,与时屈申。
万物云云,飘若埃尘。(七章)
假翼岩阿,束翮景云。
挫锐者易,鲜能解纷。
德之休明,卓焉出群。
岂独吴起,高谢田文。(八章)
余与吾生,处非先后。
神结倾盖,情固白首。
推年下交,以文会友。
忠焉之诲,望子善诱。(九章)
积细靡队,一覆斯崇。
训致以道,坚冰则终。
虽小必大,无往不隆。
嗟我良朋,敬承清风⑴。(十章)

现代解析

这首《赠杜方叔诗》是一首赞美友人品格与才华的赠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层层递进的表达,展现了杜方叔的卓越之处。全诗共十章,我们可以从三个核心层面来理解:

1. 以自然为喻,赞美根基与成长
开篇用树木作比("良木""孤根挺茂"),形容杜方叔像扎根高岸的嘉树,沐浴阳光雨露后枝繁叶茂,即使寒冬也能绽放光华("如彼芳松,繁华冬粲")。这里暗示他从小在良好环境中成长,积淀深厚,且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

2. 对比世俗,突出品德的稀缺性
诗中多次将杜方叔与浮躁的世俗对比:在"浩浩万区,悠悠俗网"的复杂社会中,多数人随波逐流,而他却能"久而不爽"——始终坚守本心。尤其第七章点明他的可贵在于"不求善己,而务得人":不追求个人名利,而是以德服人、影响他人,这种境界远超常人。

3. 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
后三章透露作者与杜方叔的关系:他们并非长辈与晚辈("处非先后"),而是精神共鸣的知己。作者以平等姿态表达敬意,既欣赏对方的文采("以文会友"),更看重其品德如清风般净化人心("敬承清风"),甚至谦逊地表示自己"瞻望弗及"。

全诗精髓
通过松树、美玉、清风等意象,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的形象——杜方叔既有扎实的根基与才华,又能超脱世俗功利,用德行感染他人。诗中既有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隐含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万物云云,飘若埃尘"),唯有坚守本心、修身立德,才能留下永恒的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