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高邮寺壁曹仁熙画水
曹生画手信有神,毫端风雨生奫沄。
波涛不合来翻屋,鲛鳄何须欲噬人。
汤汤此水势方割,阳侯郁怒冯夷搏。
鼍掷鲸呿海岳惊,雾塞云昏光景薄。
开元将军爱骅骝,拳奇灭没隘九州。
时危此物岂易得,写此尚可销人忧。
末有乃孙画乃水,逋客见之心欲死。
雷奔电击走中原,鱼怖龙愁宁忍视。
先生道眼高崑崙,聊将妙语破迷津。
中流险绝待舟楫,四海浩荡须经纶。
我生甘作淮海客,身脱垂涎头雪白。
惊心未定畏漰湍,欲觅平波泛家宅。
此身端的老江湖,雨笠烟蓑是所图。
他年但饱扬州米,今日宁论甓社珠。
波涛不合来翻屋,鲛鳄何须欲噬人。
汤汤此水势方割,阳侯郁怒冯夷搏。
鼍掷鲸呿海岳惊,雾塞云昏光景薄。
开元将军爱骅骝,拳奇灭没隘九州。
时危此物岂易得,写此尚可销人忧。
末有乃孙画乃水,逋客见之心欲死。
雷奔电击走中原,鱼怖龙愁宁忍视。
先生道眼高崑崙,聊将妙语破迷津。
中流险绝待舟楫,四海浩荡须经纶。
我生甘作淮海客,身脱垂涎头雪白。
惊心未定畏漰湍,欲觅平波泛家宅。
此身端的老江湖,雨笠烟蓑是所图。
他年但饱扬州米,今日宁论甓社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对一幅画作的生动描写和情感抒发,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画作本身的震撼力
诗人用"雷电交加"般的笔触形容曹仁熙的画技——他笔下的水不是死板的,而是能让人听到风雨声、看到漩涡翻涌的活水。画中波涛凶猛到仿佛要掀翻屋顶,鲛人鳄鱼凶恶得像是要咬人,这种夸张手法凸显了画作的视觉冲击力。
二、画作引发的联想
1. 历史典故:提到"开元将军爱骅骝",借用唐玄宗时期将军爱马的故事,暗示乱世中骏马(或人才)难求,而好画作至少能暂解忧愁。
2. 家族传承:说画家是某位名家的后代("乃孙画乃水"),见到画的水景让隐士(逋客)都震撼到"心欲死",用极端化表达强调艺术感染力。
三、诗人的现实感悟
最后八句是诗人的自我剖白:虽然惊叹画中水的惊险,但现实中他只想做平淡的"淮海客"。经历过风浪("身脱垂涎头雪白"是化用"虎口脱险"的意象)后,现在只求安稳——戴着雨笠披着蓑衣平凡度日,将来能吃上扬州米饭就满足,不再奢求珍珠宝物。
全诗妙在"画水三变":先极写画中水的狂暴(艺术世界),再通过历史典故拓展意境(想象世界),最后回归到诗人向往平静生活的本心(现实世界)。这种从艺术欣赏到人生感悟的层层递进,让普通的题画诗有了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