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永叔书事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现代解析

这首《呈永叔书事》是宋代诗人向永叔(可能是欧阳修)表达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后的心情和感受的一首诗。下面我会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使其更容易理解。

诗的第一句“诏书初捧下西厢”,意思是皇帝的诏书刚刚从西边的小房间里取出来。这里的“下西厢”指的是从西边的小房间拿取诏书。

第二句“重棘连催暮钥忙”,这句描述的是皇宫里的忙碌景象。皇宫里设置了很多重门和棘门,即设置了多层屏障,以便加强安全。这里提到“暮钥忙”,意味着到了黄昏时分,宫门即将关闭,但官员们还在紧张地忙碌着。

第三句“绿绣珥貂留帝诏”,这是说皇帝留下的诏书“绿绣珥貂”的形象。这里的“绿绣”描述了诏书的颜色和装饰,“珥貂”是一种古代官帽上的装饰,这里用来形容诏书的庄重。

第四句“紫衣铺案拜宸香”,描写了文官们在案前恭敬地行礼的情景。他们穿着红色或紫色的衣服,面对皇帝留下的诏书,向皇帝表达敬意。

第五句“卷如骤雨收声急”,这句用“卷”和“骤雨”来形容皇帝颁布诏令时的迅速与急迫,就像急促的雨水突然落下,声音很快消失。

第六句“笔似飞泉落势长”,这句描述了官员们书写诏令时的情景,他们的笔迹宛如飞泉落下,势如飞瀑,流畅而有力。

最后一句“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诗人回顾了自己十五年前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如今能得到皇帝的诏书,参加重要的朝廷事务,这让他感到无上的荣耀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描述皇帝颁诏和官员们的工作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获得荣誉的自豪感,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期待。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