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苗竹枝词 白苗一首

折得芦笙和竹枝,深山酣唱妹相思。
蜡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怀中月堕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是《黔苗竹枝词》中的一首,描述的是白苗族人的生活情境。首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白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折得芦笙和竹枝,深山酣唱,这些描述都展现了白苗族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善于制作芦笙,用竹枝吹奏,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在深山中欢唱,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其次,这首诗还表达了白苗族人的情感世界。蜡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怀中月堕时,这两句诗描绘了白苗族人的内心世界。蜡花染袖可能是表达着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深情,春寒薄则是描绘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而坐到怀中月堕时,则表达了长时间的等待和坚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传达了白苗族人对爱情的执着和真挚。

最后,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在感受白苗族人传统文化和生活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和形象,如芦笙、竹枝、深山、月亮等,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白苗族人的生活情境和情感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苗族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描绘,以及情感世界的表达,展现了白苗族人的独特魅力和生活态度。同时,诗歌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也让读者领略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舒位

(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