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宫

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
了知非人间,泠然毛骨轻。
夜投羽士宫,道话留三更。
凌晨访幽洞,岩穴何峥嵘。
仙凡隔几尘,无由问霓旌。
旧闻九锁峰,忽此眼界明。
跻攀不可上,势与龙虎争。
凭栏试抚掌,碧甃波纹生。
尘缘苦未断,世路犹遐征。
题诗来贤岩,岁晚当再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洞霄宫的神奇经历,充满了仙侠气息和人生感悟。

开篇用"草鞋踏着月光进山"这样接地气的画面,带我们进入一个泉水叮咚的幽静山谷。诗人突然感觉这里不像人间,浑身轻飘飘的仿佛要飞起来,这种奇妙体验写得特别生动。

夜里借宿道士住所,两人聊道家学问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就去探访山洞,看到险峻的岩石时,诗人感叹:修仙者和普通人之间到底隔着多远呢?这里用"霓旌"(神仙的仪仗)来代指仙界,既形象又带着神秘感。

最精彩的是描写九锁峰那段。诗人说这山陡得根本爬不上去,山势像龙虎争斗般险恶。拍手试试回声,连石井里的水都泛起波纹。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大山的雄伟气势。

结尾处诗人很实在,说自己还放不下世俗牵绊,还得继续奔波。但在岩石上题诗时,已经暗下决心:等老了还要再来。这种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动人的矛盾美。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的仙侠小说,有夜宿道观的奇遇,有探险山洞的刺激,最后回归现实时还留着对仙境的念想。诗人把修仙题材写得既奇幻又真实,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差点成仙"的奇妙体验。

韩松

韩松,梴弟。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由知江州任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二)。八年,为太府寺丞(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九)。今录诗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