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沾霜袭冠带,驱驾越城闉。
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
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
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羁人。
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
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的题目是《送盛侍郎饯候亭诗》,是送别一位姓盛的官员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情感。

首联“沾霜袭冠带,驱驾越城闉。”描述了送别时的季节和场景。霜降时节,官员即将启程,他的衣冠上沾满了霜露,车辆已经准备好穿越城门。这里表现了送别的气氛和人物的心情,既有些许的凄凉和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颔联“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描绘了送别的地点和官员即将前往的方向。北边是通向边疆的道路,南边则是通向家乡的渡口。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家乡和远方的思念。

颈联“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高墙之上栖息着寒冷的雾气,平原上扬起秋天的尘埃。这里的描写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有对离别的象征意义,表现了离别的悲凉和伤感。

尾联“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羁人。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情感差异和人生的不同境遇。你是坐在朝堂之上的官员,而我却是背负行囊的旅人。我们虽然有着共同的离别之情,但是人生的道路却是不同的。这里既有对朋友的祝福和羡慕,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两句“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园中草木凋零,春天也显得憔悴不堪,这更加深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伤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凉和伤感,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歌的魅力和精髓。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