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栏梅分韵得手字同寮邀饮

江南不见梅花久,一夜寒香吹户牖。
明朝十客山下亭,万里春风一杯酒。
霜痕卷水天不动,月逼云收净如帚。
花枝围烛白红吐,艳歌聒醉栖乌走。
坐窗不遨今几日,簿书厌人目生垢。
兹晨不待折简招,行车累累鱼贯柳。
广文玉碎磨不磷,令尹风生谈满口。
幕中佳士檄飒飒,著我其间惭老丑。
龙门风流千载事,欧梅宾客文禧守。
便须画作栏梅图,却恨丹青无好手(以上《萧冰崖诗集拾遗》卷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江南赏梅、饮酒作乐的雅集场景,充满文人雅趣和洒脱情怀。

开篇用"江南不见梅花久"起兴,说久违的梅花突然在一夜之间绽放,寒香透过门窗飘进来。这个开头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闻到梅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第二天,十位朋友相约在山下亭台聚会。"万里春风一杯酒"这句特别潇洒,把浩荡春风和杯中酒联系起来,显出文人聚会时的豪迈气概。接着用"霜痕卷水"、"月逼云收"描写清澈的夜景,月光像扫帚一样把云彩扫得干干净净,比喻新颖生动。

聚会现场很热闹:烛光映照下梅花红白相映,歌声惊飞了栖息的乌鸦。这里用"聒醉"二字很传神,既写歌声喧闹,又暗示大家都喝得微醺。

后面笔锋一转,说平时被公务文书烦扰,眼睛都快长茧了。这天突然接到邀请,大家像鱼群一样穿过柳林赶来。这里用"鱼贯柳"的比喻,既写出行队伍,又带出春天柳条轻拂的景象。

最后用几位历史名人(广文、令尹)和典故(龙门风流、欧梅宾客)来赞美在场的朋友才华横溢,而自己谦虚地说相形见绌。结尾突发奇想,说应该把这场景画下来,可惜找不到好画手,留下余韵。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文人赏梅图》,把春天的气息、朋友的才情、聚会的欢乐都写活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脱离公务、与知己把酒言欢的畅快,以及"万里春风一杯酒"的旷达胸怀。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跳跃的思维,让我们仿佛也闻到了梅香,听到了歌声,感受到那份文人雅集的乐趣。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