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城南小园中触景生情的画面,用浅白的语言传递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尺五城南迹似幽,乡心空折大刀头"是说:在城南这处僻静的小园里,游子(作者)看着周围景物,心里满是对家乡的思念,却只能徒劳地摸着刀柄(古人常以"大刀头"代指归家的念头)。这里用"空折"二字特别打动人,让人感受到那种有家难回的无奈。
后两句"杏花飞尽燕脂雪,日日东风未肯休"是写景:粉红的杏花像胭脂色的雪片般落尽,而春风却每天不停地吹着。这里用"燕脂雪"形容凋零的杏花,既美丽又带着伤感。春风本应给人希望,但"未肯休"三个字却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归期无望的焦虑。
整首诗妙在把简单的景物(小园、杏花、春风)和常见的思乡之情结合起来,通过"飞尽""未肯休"这些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花瓣飘落、春风吹拂的画面,同时感受到作者那颗随着季节变化而愈加思乡的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明春天充满生机,我却不能回家"的对比,让普通的思乡主题有了新鲜感。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