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四首 其一

峭月倾寒向短桡,麋台枯叶晚萧萧。
霜摧岛树零冬蕊,烟滃机舟警夜潮。
大树蚍蜉容众撼,荒郊狐兔避人骄。
坐中心事涛千尺,任是愁煎不易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萧瑟的冬夜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前四句写景:寒冷的月光斜照在短小的船桨上,废弃的楼台边枯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严霜摧残着岛上的树木,仅存的冬花也凋零了,远处冒着烟的机动船在夜色中航行,提醒人们注意夜潮的危险。这些冷寂的景物共同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抒情:就像大树任凭小虫子摇撼,荒郊的狐狸野兔也敢对人耀武扬威一样,诗人坐在船中,心中翻涌着千尺浪涛般的愁绪。这种忧愁如此深重,无论如何煎熬都难以消散。

全诗妙在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寒月、枯叶、霜花等意象不仅是写实,更是诗人愁绪的外化。最后用"涛千尺"比喻心事,既呼应了前文的夜潮,又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诗中"任是愁煎不易消"的无奈,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让人感受到生活中那些挥之不去的烦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