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长思仙》像一幅修行者的心灵画卷,用简单却充满禅意的语言描绘了悟道后的精神境界。
上半部分讲修行过程: "得玄玄"是说领悟了深奥的道理,"悟三三"指看透世间规律(三三可能象征天地人三才或三界)。接着用"火灭烟消"比喻欲望熄灭,就像炉火散尽连烟都不剩;"风害谭"暗示停止无意义的争论。最后"昏昏保玉男"指回归纯真本性,像孩童般质朴。
下半部分展现悟道后的状态: "趣闲闲"是超然自在的生活态度,"认憨憨"是以天真眼光看世界。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把人的本性比作悬挂南天的明月,清澈透亮;又比作碧绿的深潭,平静无波。这两个意象让人瞬间感受到那种空明纯净的境界。
全诗用短促的节奏和重复的字眼(如"玄玄""三三""闲闲""憨憨"),营造出诵经般的韵律感。通过"火-烟-风"到"月-潭"的意象转变,巧妙展现了从躁动到宁静的心灵蜕变,把抽象的修行体验变成了看得见的自然美景。
谭处端
(1123—1185)元道士。东牟人,字通正,初名玉,号长真子。博学,工草隶书。师王重阳,传袭其道,往来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