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燕来笋(春晚客中忆故园风物得以下四阕)

几番泼火,听昨夜轻雷,隔篱先响。
参差迸土,穿破碧苔如掌。
那忍堆槃独享,正社瓮、乍开邻酿。
少年最惜芳华,浅醉乌衣深巷。
比似春葱纤样。
胜猫卧骈头,儿绷脱襁。
香泥愁洗,上有芹芽新长。
苦忆园林胜赏。
已稍拓、当风窗网。
得知今岁樱筵,楼上人人无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客居他乡时,突然想起家乡风物的情景,充满生活气息和细腻情感。

上片从雷雨写起,用"泼火"形容春雨的酣畅。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像穿透青苔的手掌,画面感极强。作者舍不得独自享用鲜笋,正好邻居新酿的酒也开封了,于是联想到少年时在乌衣巷醉酒赏春的快乐时光。这里用"浅醉"和"深巷"形成巧妙对比,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下片用春葱比喻笋的鲜嫩,比并排的猫和婴儿的襁褓更可爱。但想到采笋会沾上带芹菜芽的泥土,又有些犹豫。这时思绪飞回家乡园林,想起临风的窗纱已经换新。结尾最动人:不知今年樱花宴时,楼上的故人是否安好?一个"无恙"的问候,道尽对亲友的牵挂。

全词就像春天的纪录片:有雷雨、春笋、新酒、猫儿、芹菜、樱花等鲜活意象,通过这些日常事物,把思乡之情写得既具体又含蓄。最妙的是始终保持着春天的生机感,连思念都是带着泥土清香的,让人读来既亲切又余味悠长。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