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 其二

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
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
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
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开头两句"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写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让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这种静谧让诗人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用浮云遮住夜空来比喻内心的闲适自在。云朵自由飘动,没有刻意为之,就像诗人此刻无欲无求的心境。

"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是诗中最生动的画面:诗人悠闲地靠在北窗下,突然听到雨点打在稀疏树林中的声音。这个"傲"字不是骄傲,而是形容一种不受拘束的洒脱姿态。

最后两句"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透露出诗人作为游子的淡淡哀愁。他在寂静中发出叹息,渴望听到能触动心灵的天籁之音,暗示对精神共鸣的向往。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自然的景物(夜晚、浮云、骤雨)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2. 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描写,反映内心追求自由、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 3. 在闲适的表象下,隐藏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知音的期盼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和意境自己去体会那种物我两忘、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深远"的特点。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