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景象,同时反思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前两句写兵马俑的震撼场面:战士们手持兵器、拉满弓弦,上千个陶俑整齐地面朝东方站立,仿佛仍在守护着秦始皇。诗人用"横戈跃马""控雕弓"等动态描写,让静止的陶俑显得栩栩如生。
后两句笔锋一转,揭示辉煌背后的代价:为修建陵墓(骊山指秦始皇陵)耗尽民力才是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最后借用"亡秦者胡也"的典故(传说秦始皇误以为亡秦的是胡人,其实是自己的儿子胡亥),讽刺统治者往往看不清真正的危机。
全诗通过强烈对比:地下军阵的永恒与秦朝的短命,帝王的野心与百姓的苦难,警示后人劳民伤财的统治终将自食恶果。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让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成为鲜活的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