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与客饮水云馆

虚馆涵景阔,遐观展幽心。
水云自闲澹,千载宁异今。
潮生泛舟去,栏楯动黝深。
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
浙塘似髣髴,久客含沉吟。
颇忻溪庖鲜,笋荔供酌斟。
孤塔忽心晚,林飞羡归禽。
丘樊会当返,即此思投簪(同上书册五页三六二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在水云馆与朋友共饮的闲适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1. 开篇营造宁静开阔的氛围 诗的前四句写水云馆环境清幽,视野开阔。诗人在这里放松心情,感受水云的悠闲淡泊,感叹千年前的景色与今日并无不同——暗示自然永恒,而人世变迁。

2. 动态的夏日画卷 中间六句像一组镜头:潮水上涨时乘船出游,栏杆倒映在深暗的水中;田野边的树木掩映着农舍,绿荫遮住半边阳光。眼前的景色让诗人联想到江南水乡(浙塘),勾起了他作为游子的乡愁。

3. 闲适中的生活情趣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写与朋友享用溪边现做的鲜味(可能是鱼),搭配竹笋和荔枝下酒。这种简朴的野趣让他感到愉悦,展现了文人雅士对朴素生活的热爱。

4. 触景生情的归隐之念 最后四句情绪微妙转折:夕阳下孤塔显现,林中归巢的飞鸟让诗人羡慕。他想到自己终将回归田园(丘樊),甚至想立刻辞官(投簪),表达了对官场疲惫、渴望隐居的心愿。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强:从静景到动态,从自然到人事,像一幅水墨长卷徐徐展开。 - 情感真挚:由景生情,从悠闲到乡愁,再到归隐的冲动,层层递进自然。 - 生活哲学:通过一顿野餐、一只归鸟,传递出"简单即幸福"的智慧,对现代人也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