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健之余杭薄

苕水分西浙,余杭更向西。
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
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
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沈子健前往余杭(今杭州)赴任的情景,充满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和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前两句点明目的地——余杭在苕溪的西边,点出朋友要去的方向。"邮餐供海错"写驿站提供的海鲜简餐,"县鼓候潮鸡"用潮水和鸡鸣形容县衙的作息,暗示朋友即将开始的新工作。这两句通过饮食和声音细节,勾勒出余杭临海的地理特色。

五六句"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说余杭延续着吴地风俗,百姓像蚕茧般密集,既要交代赋税又要服劳役。这里暗含对朋友体恤百姓的期待。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由拳(嘉兴)的纸很便宜,可以常写信回家。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反而叮嘱朋友多给家里报平安,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显情谊深厚。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有蜿蜒的苕溪、冒着热气的海鲜饭、此起彼伏的潮声与鸡鸣、忙碌的蚕农,最后定格在一叠信纸上。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浸润着对友人的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