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女谈命有感

韩将军出金鎗班,调官挈家来西山。
嗟哉厉鬼不汝贷,一妻二女何间关。
失身醉仙漫糊口,不知命落醉仙手。
娇少年才十二三,敲金便着红尘走。
忆昔干戈多乱离,草间公卿儿女啼。
但愿吾皇有道守四夷,未消琐琐且为将军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姓韩的将军和他不幸的家人。

开头说韩将军从皇宫卫队调职,带着全家搬到西山。但厄运突然降临——凶恶的鬼怪(这里暗指当时的战乱或权贵迫害)不放过他们,妻子和两个女儿遭遇不幸。这里用"厉鬼"来比喻残酷的命运,很有画面感。

中间部分更揪心:女儿才十二三岁,为求生计不得不去酒馆打工("醉仙"指酒馆),结果落入坏人手里。敲着金属乐器在红尘中谋生,暗示沦落风尘。诗人用"娇少年"这个充满反差的称呼,更突显小女孩的天真与遭遇的残酷。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想起战乱年代,多少达官贵人的儿女同样悲惨。但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国家安定,边疆和平。最后半句很妙:虽然这些事对朝廷来说微不足道,但作为普通人,还是要为韩将军这样的家庭感到悲痛。

全诗用白描手法,像讲故事一样层层展开。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 1. 用小女孩的纯真(十二三岁)反衬世道的黑暗 2. 把大时代和小人物命运紧密结合 3. 结尾既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又保持对苦难的真切关怀

这种写实中带批判,悲悯中见希望的写法,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引发共鸣。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注,让这首诗超越了时代限制。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