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浯溪中兴碑

苍崖插浯溪,清涨湿元颂。费墨合屋高,千年此安用。

鲸翻天宝末,云滃朔方众。还都迎上皇,呜咽抱馀痛。

两宫重宴乐,万国尽朝贡。当时纪成功,小雅见微讽。

颜公发劲画,金玉相错综。我于碑刻间,众羽得孤凤。

艰危人物难,忠烈鬼神重。摹取挂野堂,英风凛生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浯溪看到唐代颜真卿所立的中兴碑时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石碑的现状:高高的苍崖上立着浯溪中兴碑,清澈的溪水打湿了碑文。耗费大量笔墨刻成的碑文像房子一样高大,但千年过去,这些文字还有什么用呢?这里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回顾历史:用"鲸翻"形容安史之乱的动荡,北方叛军如乌云般聚集。后来平定叛乱,迎接太上皇(唐玄宗)回京时,人们都悲痛哭泣。两宫重新欢宴,万国来朝,当时立碑记载功绩,就像《诗经》中的雅诗一样暗含规劝之意。颜真卿用刚劲的书法,像金玉交错般刻下碑文。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抒发感慨:作者从众多碑刻中,发现这块碑就像凤凰立于凡鸟之中。在危难时刻,忠烈之士尤为难得,他们的精神连鬼神都敬重。作者决定临摹碑文挂在草堂,让英雄的风范如同凛冽的风吹拂屋梁,激励后人。

全诗通过一块石碑,串联起历史沧桑、忠烈精神和个人感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忠臣气节的敬仰。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寄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