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碍日山双耸,江北迎人树几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海交汇处的壮阔画面,用极简的文字传递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前一句"海门碍日山双耸"像电影特写镜头:两座高山像门柱一样矗立在海天之间,高得仿佛能挡住太阳。这里的"碍"字用得巧妙,既写出山势之高,又暗含一种自然的霸道气势。

后一句"江北迎人树几行"突然转换视角:当人乘船靠近江北岸时,几排树木像列队的侍者般迎面而来。"迎"字让静止的树木有了人情味,与前半句的雄浑形成温柔对比。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双耸"和"几行"形成数量对比,一多一少间展现空间层次
2. "碍日"与"迎人"的动静结合,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
3. 通过行船者的移动视角,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景致变化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微型风光片,短短14个字既有山海的大气磅礴,又有树木的细腻温情,让人瞬间在脑海中构建出立体画卷。

李公异

李公异,字仲殊,号后湖居士,丹阳(今属江苏)人(《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