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畔的绝美风景,用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布局展现自然之趣。
前两句用"千堆霰雪"比喻江中翻涌的白浪,用"百尺琉璃"形容清澈深绿的江水,一白一绿的色彩对比,既写出江水的动态美,又突出其晶莹剔透的质感。"寒"与"翠"二字点出冬日清冷的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江岸:嶙峋的岩石像天然屏风般展开,特意为这座幽静的小亭子增添了别致景观。这里用"更展"二字赋予岩石生命力,仿佛大自然在主动为亭子布置背景,把静态的山水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江心到江岸的空间转换,通过浪花、深潭、岩石、亭子四个元素的有机组合,构建出层次丰富的立体画卷。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精心刻画,自然流露出对这片清幽之地的喜爱之情。比喻新颖(如琉璃喻水、屏风喻石),动词精准("叠""展""助"),让寻常景物焕发出诗意光彩。
汪任
汪任,号凤山居士,鄱阳(今江西鄱阳)人。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知英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