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送春韵)

看飘飘、万里去东流,道伊去如风。便锦缆危潮,青山御宿,烟雨啼红。愁是明朝酒醒,听著返魂钟。留得春如故,了不关侬。
春亦去人远矣,是别情何薄,归兴何浓。但江南好□,未便到芙蓉。念今夜、初程何处,有何人、垂袖舞行宫。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春天的场景,但巧妙地把春天拟人化,变成了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

上阕开头用"万里去东流"形容春天像江水一样奔流远去,"道伊去如风"说它走得像风一样快。接着用"锦缆危潮"(华丽的船缆迎着汹涌的潮水)、"青山御宿"(青山像临时住所)这些意象,描绘春天离开时的盛大场面。"烟雨啼红"则暗示落花如泪,渲染出伤感氛围。

"愁是明朝酒醒"四句很精妙:诗人说最愁的是明天酒醒后,听到招魂的钟声(暗示春天已经逝去),但春天其实还在,只是与自己无关了。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我们常常觉得美好的事物消失了,其实可能只是它不再属于我们。

下阕开始埋怨春天:你走得太远了,为什么离别时这么冷淡,归去时却这么急切?"但江南好□"(缺字可能是"景")到"垂袖舞行宫"这几句,是诗人对春天行程的想象:江南虽好,但还没到荷花盛开的季节("未便到芙蓉"),不知春天今夜第一站会在哪里,有没有人在行宫里为它起舞。

最后三句最动人:青青的柳条想要挽留春天,但春天还是匆匆离去。两个"如此"的重复,把那种无奈、不舍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柳条在中国诗词中常象征离别,这里用它"留君"却留不住的画面,完美收束全篇。

整首词把抽象的"送春"写得像送别真人一样生动,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又暗含人生聚散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借景抒情的佳作。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