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州道中二首 其一

城楼百尺兀相望,帝作东辅拱神州。
当日隋家漕渠柳,至今春在末梢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拱州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写眼前景象:高高的城楼相对而立,这里是拱卫京城的重要屏障。"百尺"形容城楼巍峨,"兀相望"则让城楼有了拟人化的对峙感,暗示着这里重要的战略地位。

后两句由实转虚:当年隋朝开凿运河时栽种的柳树,如今依然在春天焕发生机。这里用"末梢头"这个细节,既点明是初春时节柳枝抽芽的景象,又暗含历史长河中生命延续的深意。隋朝早已灭亡,但当年留下的柳树依然年年返青,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奇妙对话。

全诗通过城楼与柳树两个意象,将地理空间与历史时间巧妙交织。既展现了拱州作为军事要塞的雄伟,又通过运河柳树这个"活文物",传递出对历史变迁的淡淡感慨。最妙的是末句"春在末梢头",用一个小小的柳芽,承载了千年历史的重量,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与历史的延续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