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督学朱公(讳端彝,莆田人)

匪但文儒仗切摩,罢癃无得济沈疴。
海环晴嶂三千里,帐捲秋风两度过。
峭璧岩岩齐泰华,渊泉滚滚沛江河。
醑尊欲致湘坟奠,两鬓如霜奈病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一位名叫朱端彝的督学(古代教育官员)所写,字里行间充满敬仰与感伤。

前两句说朱公不仅是学问深厚的儒者,更是能切中要害指导他人的良师。可惜如今他像重病之人一样离开了,再无人能救治世间的沉疴(比喻社会弊病)。这里用"罢癃"(残疾)和"沈疴"(重病)暗示朱公去世,也暗指社会失去了一位能人。

中间四句用壮阔的山水景象比喻朱公的品格:说他像被晴日青山环绕的千里海域般胸怀宽广,像秋风中两次卷过的帐幔般来去匆匆(可能指朱公两次到访或任职)。他的品格像泰山华山一样巍峨高峻,他的学识如江河般渊博奔流。这些比喻生动展现了朱公德高望重的形象。

最后两句转为哀思:作者想斟酒祭奠这位湘江边的逝者("湘坟"可能暗示朱公葬在湖南或与屈原类比),但自己已是两鬓斑白、疾病缠身,连祭奠都力不从心。结尾的无奈感与开头的惋惜形成呼应,让整首诗的怀念之情更显深沉。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伟大人格与匆匆离世)、精妙比喻(山河喻品德)和强烈情感(崇敬与哀伤),塑造了一位令人景仰的逝者形象,也道出了作者对知音难再的痛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