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的题目是《和江民表韵》,看起来像是模仿了江民表的诗作韵脚进行创作。我们来逐句分析一下,用现代语言解释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传老东山水上浮”,这里的“老东水”指的应该是古代的某个风景区,可能是指浙江的山水。这句诗的含义是,听闻老东水的景致非常美好,仿佛置身于水上,给人一种漂浮的感觉。
第二句“辫沙六月雪重裘”,这里的“辫沙”应该是形容夏天的天气非常热,像刮沙一样让人感觉炽热。而“雪重裘”则是在夏天,人们却穿着厚重的皮衣,突出了天气的反常,仿佛六月如冬,雪纷纷扬扬,这句诗通过对比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表达了对季节异常的感叹。
第三句“旧业消息今何在”,这里的意思是,过去的家业或者事业的声音现在到哪里去了呢?这句话流露出一种怀念过往的情感,同时也带有一点失落和遗憾。
最后一句“千里桐江月满楼”,这里的“桐江”指的就是浙江省的富春江,这句诗描绘了满天皓月映照在江面,楼上也映射出银色的月光,给人以一种宁静和美好之感,从失落中转而感受到一种超脱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面对艰难环境时心怀希望的情感。
陈瓘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