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

急雨鸣空壁,轻寒上薄帏。
愁多空被酒,梦短不成归。
暗想桃花落,遥怜燕子飞。
偷儿欺客寝,夜静卷春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居他乡的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传递出漂泊者的无奈与哀愁。

前两句写环境:急雨敲打空荡的墙壁,寒意透过薄薄的帐子袭来。这里用"急雨"和"轻寒"营造出凄冷压抑的氛围,"空壁"和"薄帏"暗示住所简陋,突显客居的凄凉。

中间四句写心境:因为愁绪太多,喝酒也解不了愁;因为思念太深,连梦都短得无法梦到家乡。诗人想象着故乡的桃花可能已经凋落,又挂念着燕子是否已飞回。这里"桃花"和"燕子"都是故乡的象征,表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写现实处境:趁着夜深人静,小偷欺负客人独居,偷走了春衣。这个细节既写出了旅居在外的艰辛,也暗喻着游子连最后一点温暖(春衣)都被剥夺的悲凉。

全诗通过雨夜、薄被、醉酒、短梦、落花、飞燕、偷儿等一系列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游子孤寂无依的处境和浓烈的思乡之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无奈感——本就想家,偏遇寒雨;本想借酒消愁,却愁更愁;连做个回乡的梦都做不完整;最后连御寒的衣物都被偷走。这种层层加码的困境,让每个在外漂泊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潘柽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以父荫选武职。后召试,为阁门舍人,授福建兵马钤辖。柽以能诗称,与陆游、姜夔等多有交往,叶适谓永嘉四灵之徒,凡言诗者皆本德久(《瀛奎律髓》卷三)。有《转庵集》,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其诗一卷。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有传。潘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