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梦后偶成

为他羁绊。萦性相思惯。
洛水巫云生锦幔。梦到春来偏幻。
孜孜亦自商量。睡乡长住何妨。
蝶化曾笼翠袖。莺啼又隔银墙。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场春梦醒来后的怅惘心情,用生活化的比喻和画面感传递出相思的缠绵。

上片(前四句)讲梦境: “为他羁绊”开门见山——我总被这个人牵绊着。“萦性相思惯”说这种魂牵梦萦的感觉已成习惯。后两句用“洛水巫云”(曹植遇洛神、楚王会巫山神女的典故)比喻梦境,锦帐里浮现的幻象,就像春天里最容易出现的那些美好却易碎的幻想。

下片(后四句)写梦醒后的矛盾: “孜孜亦自商量”是内心纠结:明明知道该放下,却忍不住反复琢磨。“睡乡长住何妨”带着赌气——不如永远活在梦里算了!最后两句最妙:前句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说梦里自己化作蝴蝶停在她袖边;后句写醒后现实——莺啼声近在耳边,却被高墙阻隔,就像和思念的人永远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全词精髓: 把“求而不得”的相思写得轻盈又沉重。梦里有多美好(蝴蝶绕袖),醒来就有多失落(莺啼隔墙)。这种人人都经历过的“美梦乍醒”的落差感,被作者用神话典故和自然意象巧妙包装,让私人化的情绪有了穿越时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