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湖南湖北一带出发,向东行进,最终来到蓬莱仙境般的地方。前两句"朝辞湘楚幕山东,今在蓬莱第几峰"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空间的巨大跨越——早上才离开湖南湖北的群山,现在却到了传说中神仙居住的蓬莱仙山,连自己都搞不清身处仙境的哪座山峰了。
后两句"可笑时人空扰扰,武昌山下问骡踪"是诗人的感慨:他觉得世间的人们忙忙碌碌很可笑,还在武昌山下寻找骡马的踪迹(指追求世俗名利),而自己已经超脱凡尘,来到仙境。这里的"骡踪"既指实际的骡马脚印,也暗喻世俗之人追逐的名利痕迹。
全诗通过空间转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前两句的奇幻旅程与后两句的世俗图景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看淡名利的思想。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用"蓬莱"这样的仙山意象和"骡踪"这样的生活细节,巧妙地把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展现出来。
阮阅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